2024年全国各地高考陆续放榜
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深入了解
米兰(中国)2024年本科招生情况
学校特推出招生专题
本期介绍的学院是
护理学院
米兰(中国)护理学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护理系,具有73年发展历史,2004年8月随学校移交广东省后改为现名。学院现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权单位,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护理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单位,2012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专项评估。201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成为华南地区首家护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
3个招生专业

护理学(卓越班)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或历史)+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文理兼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采用精英化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发展潜能,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卓越护理人才。
主干课程:护理学导论、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精神心理照护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科研训练(1-3)、老年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等。
专业特色:小班精英教学,每年只招收20名学生。实行全程导师制度,每位学生入学后配备导师一名,一对一全程辅导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活动,着重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精神,有更多机会赴国外交流学习。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护理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或历史)+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文理兼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和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研究、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胜任全科护士要求,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一流护理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精神心理照护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研究、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等。
专业特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突出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开展科研启蒙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近几年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邀请赛、“互联网+”创新大赛等国家和预防医学实验技能大赛省级的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近5年学生获得临床技能大赛、急救技能大赛、预防医学实验技能大赛等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学生参与防癌抗癌、心肺复苏、慢病照护、母婴保健等系列科普活动、志愿者服务逾万人次。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助产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或历史)+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文理兼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系统地掌握助产学、护理学及妇幼保健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从事助产、妇幼保健工作的科研型助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助产学导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基础护理学、助产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精神心理照护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助产学、助产学综合训练、妇幼护理学、妇幼保健学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需求,米兰体育于2011年率先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助产方向),2017年获批成为教育部首批助产本科专业培养院校,主编出版我国首部本科助产专业教材《助产学》。本专业教学坚持“院校合作”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省助产协会和产科联盟(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给予强有力的专业支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2015-2024年十届毕业助产学本科生522人,分布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杭州、澳门等地,深受国内外及港澳地区的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具有护理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助产学可报考)。
二
师资力量
学院下设临床护理学系、社区与老年护理学系、助产学系、人文与精神护理学系、护理与助产实验中心、国际护理交流与培训中心、护理与助产循证中心。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7名,硕士生导师42名。拥有省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护理、助产、人文、精神心理照护学4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在线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5门,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需要。

全国护理本科院校教师临床技能竞赛获得团体特等奖

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张立力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现任米兰(中国)护理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肿瘤护理和护理教育。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持国自然、教育部、省自然等课题80余项,发表论文190余篇,主编《健康评估》等规划教材十余本,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奖项。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名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罗晨玲
博士,副教授

现任米兰(中国)护理学院副院长,助产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围产期保健、静脉治疗、循证护理。主持教育部和省级、校级课题20余项,主编副主编教材9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首届急救护理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史蕾
博士,副教授

现任米兰(中国)护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及创伤救护。曾主持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出版教材及专著13部,其中主编2部。一作/通讯发表SCI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专利/软件著作权2项。曾获广东省教改一等奖2项、省课程思政类二等奖2项。曾获首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急救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三
教学实力
学院开设的护理学专业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0年通过教育部首批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2012年为广东省教育厅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委单位,2014年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助产本科招生试点院校,2017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助产本科专业培养院校。2019年护理学成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助产学成为全国唯一助产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软科排名护理学科排名全国第12名,护理学专业排名全国第12名,助产学专业排名全国第1。
国家级教学项目


VR虚拟仿真实验室

模拟教学

助产实验室
四
国际合作
学院对外办学活跃,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香港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参与对外交流、修读学分科目等活动。2016年12月成为澳大利亚国际循证实践中心JBI全球协作组成员,是华南地区首家JBI卓越中心。
五
学生成长
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丰富赛事:“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护理临床技能竞赛等。开展科研启蒙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54项;主持校级以上创新创业课题152项,其中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课题42项。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银奖
六
培养特色
实行本科导师制,教师一对一的给予学生生活及学习上指导和帮助。
突出素质教育,倡导本科生提前进科研,从大一开始就有计划参与或者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启蒙项目。
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同学可以获得学业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对于综合成绩15%的同学有机会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
七
学姐有话说

米兰体育护理学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科研经历与专业认同的同步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对于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视。同学们可以选择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与管理等等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岗位发挥自己的特长。护理学纳入国控专业也是实现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促进健康,护理事业大有可为。
——2020级护理学(卓越班)陈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