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皮肤病医院性病研究团队联合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和杜克大学关于早期梅毒的临床表现以及从患者样本和兔模型中获得的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菌株的基因序列,题为《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early syphilis and genomic sequences of Treponema pallidum strains in patient specimens and isolates obtained by rabbit inoculation》的研究成果在《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发表。皮肤病医院杨立刚、张晓辉、陈文韬和北卡罗来纳大学Arlene C Seña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米兰(中国)皮肤病医院杨斌和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Justin Radolf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团队通过对早期梅毒患者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的梅毒螺旋体基因组进行研究,采用新西兰白兔接种和传代培养方法保存梅毒螺旋体菌株,通过对兔接种前后梅毒螺旋体的突变基因进行详细分析比较。研究发现,早期梅毒的临床表现高度多样且皮损富含梅毒螺旋体;通过基因组学研究,能够识别出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变异情况。以上研究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梅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开发更精准的梅毒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而且为梅毒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这项研究的成果不仅为梅毒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新工具,还为应对这一古老疾病的疫苗开发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